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Property
Aug 9, 2023 09:20 AM
行程是8月5日~12日,目的地是广西的南部(不去桂林)。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有删减)
综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主要分布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类型地貌,中部和南部多丘陵平地,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 ;行政区域土地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常住人口5047万人。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设置广西行中书省,为广西建省之始。民国时期,广西沿袭清制设省。1958年3月,广西省改为“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10月,“广西僮族自治区”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是个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区常住人口的37.6%,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其中壮族占全区常住人口的31.4%。
八桂文化是广西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是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广西是中国唯一临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
地名由来
春秋战国时期,岭南属于百越之地的部分,广西属百越的一部分。
正史《汉书·地理志》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
秦始皇十七年(前214年),秦王朝征服百越,在岭南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今广西大部分地区属于桂林郡和象郡,所以广西称“桂”由此而来。
广西的名称则来源于两个,一为咸通三年(862年),岭南道分东、西两道,并以邕管经略使为岭南西道节度使,成为一级独立政区;另宋朝所建制的行政单位—“广南西路”,后简称“广西路”;二为得名于古地名“广信”,两广以广信为分界,广信之东谓广东,广信之西谓广西。 这是“广西”名称的由来。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设置广西行中书省,为广西建省之始。民国时期,广西沿袭清制设省。1958年3月,广西省改为“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10月,“广西僮族自治区”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除了简称“桂”外,历史上还有“粤西”、“西粤”、“粤右”、“岭右”、“广右”、“桂海”、“八桂”等别称。
(历史)建制沿革
广西历史悠久,早在80万年前广西就有原始人类生息了。在四、五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柳江人”和“麒麟山人”在此劳作生息。距今2-1万年前的“麒麟山人”已学会和使用钻孔与磨尖的石器。桂林甑皮岩遗址则说明距今约1万至6000年前,广西古人类已开始从事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甑皮岩遗址是距今12000至7000年新石器时代典型的洞穴遗址,不仅是现代华南人乃至东南亚人古老祖先的居住地之一,也是古人类陶器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秦及之前
先秦时期,岭南称百越之地,广西分属西瓯、骆越。广西境内最早的古国,见诸文献记载的是苍梧古国。苍梧古国与中原的尧舜同时存在,苍梧古国的分布范围主要在湘江流域及南部地区,广东的北部和西北部,广西的西北部和东部地区。
约在战国前后时期,在广西大部分地区,广东的部分地区出现了西瓯、骆越两大方国,这是岭南地区方国的鼎盛时期。与西瓯、骆越方国同时存在的句町国,也是壮族先民建立的方国实体;句町国位于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区交界处。岭南地区历史上在中原史籍记载中着墨极少,一直被后人以“化外之地,瘴疠之乡”一类词汇描述;不少人认为岭南文明的开始,是在被秦始皇五十万大军征服之后,当地土著“百越人”(岭南先民)才从蒙昧的原始氏族部落阶段一跃跨入封建社会。考古学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一观点是“历史的误会”——出土的大量文物实证表明,岭南地区存在过灿烂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领50万秦军攻打岭南;前214年,秦军基本上占领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郡、象郡与南海郡”3个郡。广西分属桂林郡、象郡,这是广西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
汉
汉初,南海郡尉赵佗击并桂林郡、象郡,建立南越国。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苍梧广信(古代两汉时期的交州首府,位于现今广西梧州、贺州与广东封开一带)成为交趾部9郡的行政中心。汉朝将南越地划分为9个郡。其中设在苍梧郡广信县的交趾部。西汉时,合浦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东汉末,交趾部改为交州,今广东省境包括交州辖下的整个南海郡,还包括苍梧郡、和浦郡、荆州贵阳郡和扬州豫章郡的一部。东汉时期的交州包括今越南北部和中部、中国广西和广东。
三国
三国两晋时期,广西先属吴,其后归于晋及不断更替的南朝宋、齐、梁、陈各政权。三国时期,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吴国分交州为广州和交州,步骘把交州州治从广信东迁番禺。晋属广州。宋、齐、梁、陈时,广西属湘州和广州。
隋唐
隋属扬州部。隋末,广西为萧铣所据。唐初地方设州、县。岭南45州分属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个都督府(又称岭南五管),隶属于岭南道。唐永徽六年(655年)以后,5府皆隶于广州,长官称为五府(管)经略使,由广州刺史兼任。肃宗至德六年(756年),升五府经略使为岭南节度使。
唐咸通三年(862年),分岭南道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升邕管经略使为岭南西道节度使,这是广西最早成为一级独立政区。唐朝时期广西经济、文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桂布”名闻遐迩;桂、邕、柳、容等重要市镇兴起;修筑了沟通桂江和柳江的著名水利工程相思埭。
五代十国、宋、元
五代十国时期,楚与南汉长期争夺广西,宋代分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广南西路简称为广西,广西之名始于此。
宋代邕州横山寨(今田东县平马镇)、永平寨(在今宁明县)及钦州3大博易场成为西南民族集市或与交趾等地贸易的国际市镇;有色金属锡、铅的产量居于全国前列;梧州元丰监成为江南六大铸钱监之一;纺织品尤其是苎麻织品质量上乘,左右江出产的緂布色彩丰富。元朝统治广西基本上着重于军事控制,在各主要隘口附近派驻屯兵,实行军事性质的屯田;元朝时广西属湖广行中书省。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设置广西行中书省,为广西建省之始。
明
明朝时期,撤销元朝的行省之名,设司、府(州)、县(土州)三级区域制。全国划分为13个布政使司。洪武二年(1369年)六月,将原属广西所辖的廉州、钦州划拨广东统辖。明洪武九年(1376年),设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广西”名称由此固定下来。广西布政使司内划分为11个府和3个直隶州统辖各县。11个府是:桂林府(治临桂县,今桂林)、柳州府(治马平,今柳州)、庆远府(治宜山),思恩府(先治乔利,今马山境,后迁治武缘,今武鸣境)、思明府(治思明土州,今宁明)、平乐府(治平乐)、梧州府(治苍梧,今梧州)、浔州府(治桂平)、南宁府(治宣化,今南宁)、太平府(治崇善,今崇左)、镇安府(治今德保);3个直隶州是:归顺州(治今靖西)、田州(治今田东)、泗城州(治今凌云)。此外,全州原属湖南地,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全州(今全州、灌阳、资源)自湖广永州府改属广西后,今广西地域大体形成。明末,今广西境内设有13府、4州、44县、34土州、6土县和5个长官司。明宪宗在梧州创建总督府,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两广总督由梧州改治广东肇庆。
清
清朝时期,推行省、道、府(直隶厅)或州(直隶州)、县四级。复设广西省,省会驻桂林府(今桂林市)。
广西全省划分为11个府、2个直隶厅、2个直隶州,分别统辖各州市县。11个府是:桂林府(治临桂,今桂林)、柳州府(治马平县,今柳州),庆远府(治宜山)、思恩府(治武缘,今武鸣)、泗城府(治凌云)、平乐府(治平乐)、梧州府(治苍梧,今梧州)、浔州府(治桂平)、南宁府(治宣化,今南宁)、太平府(治崇善,今崇左)、镇安府(治天宝,今德保);2个直隶厅是:上思直隶厅(治今上思)、百色直隶厅(治今百色);2个直隶州是:鬰林直隶州(治今玉林)、归顺直隶州(治今靖西)。此外廉州府(治今合浦)、钦州直隶州(治今钦州),均属广东省。荔波县原属广西省,清世宗雍正十年(1732)划归贵州省统辖。清末,今广西境内设有13府、4州、44县、34土州、6土县、10土司和3长官司。
民国
中华民国期间,广西沿袭清朝称省,地域与清朝大致相同。广西设省起直至民国,省会均在桂林,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曾一度迁到南宁。民国元年,直隶州、厅均改为府,全省划分为10府:桂林府、平乐府、柳州府、庆远府、梧州府、浔州府、南宁府、太平府、镇安府、思恩府,分别统辖各县。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府制,由省直接统辖各县。民国六年(1917年),全省划分为6道:桂林道(治今桂林)、柳江道(治柳州)、南宁道(治今南宁)、苍梧道(治今梧州)、镇南道(治今龙州)、田南道(治今百色),分别统辖各县。始自明清的对土官管辖区的改土归流措施,民国十八年(1929年)全部完成,全部土州、土县改设新县。民国十五年(1926年),根据军政合一的原则,废除道制,把全省划分为若干区。民国十九年(1930年),全省划分为12个民团区。民国十六年(1927年)12月16日,黄绍闳率桂系在梧州誓师讨粤,两广战争爆发,酿成广州事变。粤系要员在广州发难,12月11日,共产党人发动广州起义。桂系发动两广战争后,分兵两路进攻广州,先后占领肇庆、三水、河口等地。粤军第四军全力攻占东江,回师广州阻击桂军,桂军改变计划,转攻东江。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民团区为行政监督区。抗日战争时期,广西人民积极打击敌人。在此期间,广西为新、旧桂系军阀统治达28年之久。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截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全省划分为1市(桂林)、15区(1―15区)、99县。钦州、合浦、灵山、防城仍属广东省统辖。自广西设省起,直至民国时期,省会绝大部分时间在桂林,仅民国元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12年―1936年)迁于南宁。广西在民国新桂系统治时期是全国模范省,为中国桂系军阀的根据地。
解放后
1949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广西,设广西省。省会在南宁。
1951年至1955年,钦州、廉州(即今钦州、防城港、北海)从广东划入广西。
1952年12月10日,在邕宁、宜山、百色3个专区成立桂西僮族自治区;
1955年至1965年,钦州、廉州再度划入广东。1956年3月,改桂西僮族自治区为桂西僮族自治州。10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广西僮族自治区的倡议。12月,鉴于正在筹建广西僮族自治区,国务院会议作出了撤销桂西僮族自治州的决定。
1957年6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广西僮族自治区的决定,并在同年7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相应的决议。
1958年3月5日,广西省改为“广西僮族自治区”,省一级的“广西僮族自治区”成立。
1965年,钦州、廉州再度划入广西。同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广西僮族自治区”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1978年起,自治区成立纪念日定为12月11日,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广西、右江苏维埃和红七军成立的日子相一致。
地理地形
位置境域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位于东经104°28′~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中部。东连广东省,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与云南省毗邻,东北接湖南省,西北靠贵州省,西南与越南接壤。行政区域土地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管辖北部湾海域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沿海有岛屿646个,其中最大的涠洲岛面积约24.7平方千米。 广西南部海域中有浮水洲岛,也称为夜莺岛。
地形地貌
广西地处中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西北高、东南低,呈西北向东南倾斜状。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中部和南部多丘陵平地,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
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分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6类。山地以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为主,海拔400~800米的低山次之,山地约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39.7%;海拔200~400米的丘陵占10.3%;海拔200米以下地貌包括谷地、河谷平原、山前平原、三角洲及低平台地,占26.9%;水面仅占3.4%。盆地中部被两列弧形山脉分割,外弧形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内弧形成右江、武鸣、南宁、玉林、荔浦等众多中小盆地。平原主要有河流冲积平原和溶蚀平原两类,河流冲积平原中较大的有浔江平原、郁江平原、宾阳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等,面积最大的浔江平原达到630平方千米。广西境内喀斯特地貌广布,集中连片分布于桂西南、桂西北、桂中和桂东北,约占土地总面积的37.8%,发育类型之多世界少见。
广西境内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山脉多呈弧形。山脉盘绕在盆地边缘或交错在盆地内,形成盆地边缘山脉和内部山脉。盆地边缘山脉从方位上分:桂北有凤凰山、九万大山、大苗山、大南山和天平山;桂东有猫儿山、越城岭、海洋山、都庞山和萌渚岭;桂东南有云开大山;桂南有大容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等;桂西为岩溶山地;桂西北为云贵高原边缘山地,有金钟山、岑王老山等。内部山脉有两列,分别是东北—西南走向的驾桥岭、大瑶山和西北—东南走向的都阳山、大明山,两列大山在会仙镇交会。盆地边缘山脉中的猫儿山主峰海拔2141米,是华南第一高峰。
水文
广西境内河流大多随地势从西北流向东南,形成以红水河—西江为主干流的横贯中部以及两侧支流的树枝状水系。集雨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6条,总长3.4万千米,河网密度每平方千米144米。河流分属珠江、长江、桂南独流入海、百都河等四大水系。珠江水系是最大水系,流域面积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85.2%,集雨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833条,主干流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西江自西北折东横贯全境,出梧州经广东入南海,在境内流长1239千米。长江水系分布在桂东北,流域面积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3.5%,集雨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30条,主干流湘江、资江属洞庭湖水系上游,经湖南汇入长江。秦代在湘江(今兴安县境内)筑建的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独流入海水系主要分布于桂南,流域面积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10.7%,较大河流有南流江、钦江和北仑河,均注入北部湾。自云南入广西再出越南的百都河,水系流域面积仅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0.6%。此外,广西还有喀斯特地下河433条,其中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有248条,坡心河、地苏河等均各自形成地下水系。
广西境内大陆海岸线西始于广西与越南交界的东兴市竹山街竹山港,东止于广西与广东交界的英罗港,全长1628.6千米。南流江口、钦江口为三角洲型海岸;铁山港、大风江口、茅岭江口、防城河口为溺谷型海岸;钦州及防城港两市沿海为山地型海岸;北海、合浦为台地型海岸。0~20米的浅海面积6488平方千米。滩涂面积1000多平方千米,软质沙滩约占滩涂面积的90%。北部湾近海海底平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倾斜度不到2°,水深多在20~50米之间。
历史文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文化称为桂系文化、八桂文化,从属于岭南文化。早在商周时期,骆越人已建立起岭南地方政权“骆越方国”,并根据商周中央王朝的指令,开发和管理岭南和南海。骆越方国主要中心在今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大明山南麓马头镇到骆越镇(地图标为陆斡镇)一带。骆越方国地域广大,包括广西西江以南,广东西南部,海南岛,南海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中国岛礁及相关海域,一度管理到交趾和九真。骆越方国开发岭南和南海成绩斐然,创造了繁荣的稻作文化,留下了辉煌的花山岩画,开发了南海和海上丝绸之路,培育了闻名世界的合浦南珠等。
壮、布壮,原是壮族自称。在汉文史书中译写为“撞”、“徸”等,读音“壮”,最早见于宋代文献中。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写为“僮”。1965年10月12日,把僮族的“僮”改为强壮的“壮”字。壮族历来有聚族而居的习俗,古代壮族的大姓莫氏、黄氏、侬氏、韦氏、覃氏、罗氏、岑氏、蒙氏、闭氏、甘氏等,都是在原来氏族制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并长期聚族而居,所谓“举洞纯一姓者”是也。一些壮族地区的宗族组织和宗族文化比较发达,建有祠堂,立有族规,并修有族谱。壮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在布洛陀神话基础上创造的《布洛陀》长诗,是壮族的一部古老而宏伟的创世史诗。 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三月三”歌节最为隆重。壮族传统的丧葬习俗,主要有两大葬法,即土葬和火葬。清代中叶以后,土葬成为主要葬法。壮族的土葬,以“二次葬”为主要葬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的汉族发展情况比较复杂,各具特点,称谓很多,有客人、土州人、民户、黎民、百姓、新民、来人、菜园人、蔗园人、射耕人、疍民、官人、军人、客家、平语人、伢人、六甲、土拐、白话人、湘人、广佬、福佬、反壮、先人、唐人、平原人、高山汉、山湖广等不下数十百种。 有人曾以语言作区分,将广西汉族分为“官、平、白、客”数支,但仅仅语言差别还不足以全面反映民族内部的分支及特点。近年有的学者主要根据习俗文化心理与民族关系特征,参照地域、语言(方言)特点将广西汉族划分为:普通汉族、客家人、蔗园人、百姓人、六甲人、疍民、伢人、福建人等数支。边陲地区的移民传说已经得到了比较深入的讨论,无论是否土著,这类传说往往以中原某地为原乡,目的在于确立某种正统性的身份。在明代成化年间所制的石刻文字中,广西恩城赵氏土司便把自身祖源追溯至跟随狄青南征侬智高的宋代将领,并视山东青州为祖籍地。清代乾隆年间广西归顺州的覃恩祚在为其祖父树立的墓碑中,讲述了从广东南海迁徙的故事。尽管在明代覃印峰本人的墓碑上并无丝毫相关的记载,但时至今日,靖西市的绝大多数姓氏均声称来自广东南海。明代发端的山东青州说集中在土司或头目家族中,清代兴起的广东南海说则遍布普通民众之家。尽管这些说法明显缺乏史料支持,有的已为学者所辨伪,严肃的学者多用其测度一个时代的社会情境,而不是将其当作真实的历史,但这些传说依然意义重大。这类祖源叙事在部分学者看来不过是自卑者的攀附,但它们既是特殊地域国家整合的方式,也是国家整合的结果,体现了地域人群身份与认同的建立。
语言
世居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2个民族除回族转用汉语外,其他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并都在使用,分别是汉语、壮语、瑶语、苗语、侗语、仫佬语、毛南语、京语、彝语、水语、仡佬语。其中,汉语、壮语、瑶语、苗语、彝语还各有自己的方言土语。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汉语有粤语、西南官话、平话、客家话、湘语、闽语等6种方言,粤语使用人数大约为1200万,主要流布于整个桂东南地区和横县、南宁以及左右江一带县城集镇;西南官话使用人口在500万以上,主要流布于桂北地区及其他一些地区的县城;客家话主要流布于陆川、柳江、柳城等县,并散布全区各地;平话北起灵川、南至凭祥,西至百色,东达灵山的广大地区之交通要道附近;湘语主要流布于桂北的全州、灌阳、资源三县和兴安县大部;闽语主要流布于南流江沿线博白、陆川等地及西江上溯沿其支流到达贺州、平乐、桂平等地,流布范围大而分散。
壮语分南部和北部两大方言区。唐宋以来,壮族民间曾流行“土俗字”,这种文字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利用汉字的音、义组合而成。不过,由于古壮字地区差别较大,缺乏规范,因此各地壮族之间无法形成统一的壮族文字,主要依靠汉文进行交流。1955年,党和人民政府帮助壮族人民创制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并培训壮文骨干。20世纪80年代,又完成了《壮文方案》的修订工作。壮文的推行,有利于壮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瑶语是瑶族使用的勉语、布努语、拉珈语三种语言的统称。布努语内部有布努、巴唔、炯奈、唔奈、优诺等5个方言;拉珈语内部没有方言土语的分化。苗语内部分黔东、湘西和川黔滇等3个方言。侗语、仫佬语、毛南语、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京语、仡佬语语属尚未定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普通话(汉语)和规范汉字,广西的经济社会领域和公共服务行业用语基本为汉语普通话。随着国家通用语言传播力度的加强以及广播、电视、网络、通讯等新旧媒体的发展和普及,广西原来使用人口较少的民族语言及其方言土语面临着衰退、弱化并逐步走向濒危,甚至消失的态势。广西仡佬族的多罗方言、哈给方言、俫话,瑶族的拉珈语、炯奈话、巴哼话,京族的京语,水族的水语,彝族的彝语,毛南族的毛南语,仫佬族的仫佬语以及学术界仍有争议的布央语、五色话、茶洞话等都处于不同程度濒危状况。
饮食
广西壮族自治区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但境内南北亦有些许变化,在桂东南的玉林、梧州、贺州、南宁、北海、钦州等主要以清淡,在北部的柳州、桂林等部分地区有吃辣习惯。据旅行家徐霞客所记载,广西境内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早期的饮食已有种食稻谷和蔬菜、腌菜、饮茶、行酒礼等习惯。其中以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钦州猪脚粉、桂林两江松花糖、防城牛腩粉、梧州龟苓膏、巴马香猪、宾阳白切狗、宾阳酸粉、玉林牛巴、玉林云吞、玉林酸料以及各地的米粉、切粉、滤粉等为代表。
民俗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 ,壮族三声部民歌历史悠久,发源于唐宋时期,分布在广西马山县和广西上林县交界处大石山壮族地区的壮族民间文化艺术节,是“马山文化三宝”之一。 2007年被列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牛魂节”,又称“牛王节”、“开秧节”。多在春耕以后的一天进行,有的地区固定于农历四月初八进行,因为相传这一天是牛王的诞辰。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将牛梳洗一番,并修整牛栏,带着一篮五色糯米饭和一束鲜草,到牛栏旁边祭牛魂,然后把一半食品及鲜草分给每头耕牛吃。
宾阳炮龙节,主要有百龙舞宾州炮龙之夜文艺晚会和烟花燃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炮龙展示、百家宴以及书画、摄影展等活动。
“三月三”歌圩,原名“三月三”歌节,自1985年起先后举办了18届,2003年后更名为“歌圩”,推出山歌擂台赛、千人竹杠阵等富有壮乡特色的活动项目。
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主要活动有开幕式、布洛陀之夜晚会、布洛陀民间祭祀大典、壮民族山歌歌王大赛、国际雄狮大赛、壮民族歌圩体育运动会、布洛陀文化研究成果发布会、商贸活动等。
环江毛南族分龙节,活动内容主要有敬祭仪式、民族体育竞技表演、山歌对唱、民族特产及工艺品展销、民族文艺晚会、千人傩面狂欢篝晚会等。
龙胜红瑶晒衣节,红瑶(瑶族的一个支系,以崇尚红色为美,妇女所穿衣服多为红色而得名)文化讲古、劳动场景展示、红瑶习俗展示、民族歌舞表演、千人送新娘表演等活动。
瑶族盘王节,主要活动有瑶族歌舞专题晚会、开幕式及大型文艺表演、三省十三县节目展演、瑶族服饰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奇石、盆景展和书画、摄影展等。
风景名胜
自然景观
柳州百里柳江沿江风景带 | 柳州大龙潭风景区 | 柳州都乐岩风景区 | 柳州鱼峰公园 |
容县都峤山风景区 | 钦州三娘湾旅游区 | 钦州八寨沟风景区 | 南宁青秀山风景区 |
南宁大明山景区 | 玉林龟山公园 | 龙胜龙脊梯田 | 宜州下枧河景区 |
资源五排河漂流 | 桂林漓江风景区 | 荔浦银子岩 | 柳州融水元宝山 |
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旅游区 | 靖西通灵大峡谷 | 靖西古龙山峡谷群 | 金秀大瑶山风景区 |
贺州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 | 桂平西山风景区 | 桂平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 桂林世外桃源 |
桂林龙胜温泉 | 桂林两江四湖景区 | 北海涠洲岛 | 北海银滩 |
防城港那良古镇旅游区 | 防城港野人谷 | 防城港那良古镇牙山风景区 | 桂林象鼻山 |
阳朔西街 | 桂林乐满地度假世界 | 桂林漓江风景区 | 桂林古东瀑布景区 |
京岛旅游度假区——巫头白鹤山 | 岑溪白霜涧漂流 | 北流勾漏洞风景区 | 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 |
德天瀑布旅游区 | 武宣县百崖大峡谷风景 | 梧州鸳江春泛 | 五指山风景区 |
崇左白头叶猴生态公园 | 宝鼎瀑布 | 陆川温泉 | 象州温泉 |
龙胜温泉 | 平乐仙家温泉 | 容县黎村镇天然温泉 | 防城港峒中温泉 |
响水滩瀑布 | 扶隆乡马射尿瀑布 | 应天府瀑布 | 三叠岭瀑布 |
玉林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 | 三江程阳风雨桥景区 | 三江丹洲古镇 | 鹿寨香桥岩国家地质公园 |
贵港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 | 平南雄森动物大世界 | 贵港南山风景名胜区 | 平南北帝山景区 |
滨海旅游
广西壮族自治区1595千米海岸线上,拥有北海银滩、涠洲岛、斜阳岛、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外沙岛、海洋之窗、北海海底世界,防城港的江山半岛、京岛、天堂滩、怪石滩、火山岛、竹山北仑河口跨国生态旅游景区,钦州的三娘湾等等。涠洲岛是中国7000多个岛屿中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2004年1月被评为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它的生态保持原貌。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旅游资源丰富,包括白浪滩(大平坡)、白沙湾、怪石滩、红树林、月亮湾、金花茶基地等,2012年接待了302.8万游客。2013年广西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被评为“中国十佳海洋旅游目的地”之一,游客量502万人次。
著名人物
秦代西瓯部族联盟酋长 | 秦代西瓯部族联盟军事首领 | ||
唐代黄峒部族首领 | 唐代西原农民起义领袖 | ||
《全唐诗》收录诗最多的广西人 | 唐代广西第一大诗人 | ||
唐代广西第一大诗人 | 宋代农民起义领袖 | ||
明代理学名臣 | 明代抗倭巾帼英雄 | ||
明末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 中国清代画家 | ||
清朝大学士 | 晚清抗法名将 | ||
晚清抗法名将 | 晚清抗法民族英雄 | ||
晚清民族英雄 | 太平天国著名将领 | ||
太平天国诸王之一 | 太平天国著名将领 | ||
太平天国诸王之一 | 太平天国诸王之一 | ||
太平天国诸王之一 | 太平天国第一位烈士 | ||
太平天国诸王之一 | 太平天国著名将领 | ||
太平天国北伐主将 | 清代农民起义领袖 | ||
太平天国北伐主将 | 清代农民起义领袖 | ||
晚清名臣 | 清代词人 | ||
“两弹一星”功臣、中国科学院院士 [31] | 原邮电部党组书记、部长 [50] | ||
近代著名国学家,教育家 [47] | 近代著名画家 [48] | ||
广西第一个“三元及第”者 | 中国最后一位“三元及第”者 | ||
最早咏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人 | 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及军阀 | ||
黔军总司令兼贵州省长 | |||
黄埔军校副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 中国国民党一级上将 | ||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 曾任广西省主席 | ||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 ||
中国教育家、翻译家 | 中国农民运动的先驱 | ||
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 桂系名将 | ||
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之一 | 龙州起义领导人 | ||
语言学家、教育家 |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
周恩来总理夫人 |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原主席 | 体操王子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43] | 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司令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 中国战略科学家、著名地球物理学家 [42] | ||
著名作家 | 歌坛巨星 | ||
影坛巨星 | 武侠小说家 | ||
国际著名歌唱家 | 第六届超级星光大道总冠军 | ||
2011中国达人秀冠军 | 中国最早的滑翔家 | ||
劳炳辉 | 广西易学名人 | 广西最早的学者 | |
中国开发台湾噶玛兰(今宜兰)第一人 | 著名隐士书画家 | ||
著名歌唱家 | 代表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 ||
著名主持人 | 代表作《凤囚凰》 | ||
中国著名音乐人 | 中国知名演员 | ||
中国知名歌手 | 中国著名导演 | ||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59] | ||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 致公党中央副主席 | ||
影视演员 | 中国知名歌手 | ||
中国内地主持人、演员、制片人 | 中国内地女歌手、演员 | ||
中国女歌手、影视演员 | 中国内地女歌手 | ||
作曲家,歌手 | 伦敦奥运会冠军 | ||
影视演员 | “七一勋章”获得者 [41] | ||
中国内地女歌手 | 影视演员 |
- 作者:等闲
- 链接:https://heping.blog/post/2023-GuangXi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