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ubMenu
status
Published
date
Mar 30, 2023
slug
Bronze-Ware-2
summary
《翦商》是一部考古推理書籍,基於考古事實,對夏商的狀況開展了腦洞大開的推理。但又合乎考古發現的邏輯,即便考古大家許宏都挑不出什麽硬傷,並還爲之作序。既然是基於青銅時代的考古,其中提及的青銅器自然非常多,基本全是念不出的名稱,因此在這裏從網上收集相關資料作一個整理。
tags
文字
category
摘录
icon
password
Property
Apr 25, 2023 08:43 AM
💡
《翦商》是一部考古推理書籍,基於考古事實,對夏商的狀況開展了腦洞大開的推理。但又合乎考古發現的邏輯,即便考古大家許宏都挑不出什麽硬傷,並還爲之作序。既然是基於青銅時代的考古,其中提及的青銅器自然非常多,名稱在當代多不常用,難以準確讀出,因此在這裏從網上收集相關資料作一個整理。
中國青銅器是中國在夏商周時期的文化與科技的代表,具有特殊的社會地位,是森嚴等級制度的產物。中國青銅器最早出現於公元前五千年,到漢代逐漸由鐵器所取代,中國的青銅時代跨越了約三千年的歷史長河。青銅合金主要以銅-錫-鉛為主要原料。 補充1:純銅熔點高,熔化后流動性差,并且太軟。加入錫可以降低熔點,增加流動性,加入鉛后硬度增加,但是加太多會太脆。 補充2:彝(yí)器是中國古代青銅器中的祭器。後來彝器成了中國商周時期青銅禮器的泛稱。
 

青銅食器(簋、

青銅食器·簋(guǐ)

青銅食器·簋·形制

簋的數量繁多,形制相當多樣。其器形的共同點是圓口、圓腹、有圈足,而差異主要集中在足、腹、耳的形制變化。足可以分成三類:純圈足,圈足下接方座,圈足下附三足。腹可以分成四類:碗缽形,束頸、下腹鼓起、腹壁有起伏;盂盆形,腹壁基本平直;罐形,腹部鼓起、口沿內收、通常有蓋;豆形,腹部相對較淺、圈足較高。耳主要可以分為無耳、半環耳、附耳、獸首銜環耳,此外還有貫耳、小環耳、龍耳等。通常為雙耳,也可能有四耳。簋早期大多無蓋,西周中期後多有蓋,進食時可以從簋中取出食物放在仰置的蓋上食用。

青銅食器·簋·图例

碗缽形、雙半環耳、無蓋、圈足簋,大都會博物館藏
碗缽形、雙半環耳、無蓋、圈足簋,大都會博物館藏
西周青銅簋,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藏
西周青銅簋,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藏
罐形、雙半環耳、有蓋、附足簋,河南博物院藏
罐形、雙半環耳、有蓋、附足簋,河南博物院藏
盂盆形、無耳、無蓋、圈足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盂盆形、無耳、無蓋、圈足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碗缽形、雙半環耳、無蓋、方座簋,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碗缽形、雙半環耳、無蓋、方座簋,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豆形、四半環耳、有蓋、方座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豆形、四半環耳、有蓋、方座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盂盆形、雙附耳、無蓋、圈足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盂盆形、雙附耳、無蓋、圈足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碗缽形、雙龍耳、有蓋、方座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
碗缽形、雙龍耳、有蓋、方座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
罐形、雙獸首銜環耳、有蓋、附足簋,大都會博物館藏
罐形、雙獸首銜環耳、有蓋、附足簋,大都會博物館藏

青銅食器·簋·功用

根據儒家典籍,簋的用途是盛放黍稷等穀物飯食。但考古發掘的一些銅簋裝有獸骨,或從殘留物中檢測出動物蛋白。據推測,簋在早期盛放食物較為多樣,有肉食、糧食、羹等,西周中期之後才單一化,專門盛放穀物飯食。
周人建立起了與殷商文化不同的、以炊食器為中心的器用制度,尤其是以鼎和簋為核心的列器制度。鼎和簋都用來盛放主要食物,鼎盛肉食,簋盛糧食,常常配合使用。鼎簋相配有一定的禮數要求,鼎的數量通常為奇數,簋的數量通常為偶數。一組形制、大小、紋飾相同的簋稱為「列簋」。西周早期,列簋的數量不多,之後逐漸發展,到兩周之際,已經占到出土銅簋的90%。
俞偉超根據《三禮》進行考訂,認為「對正鼎而言,九鼎配八簋、七鼎配六簋、五鼎配四簋、三鼎配二簋、一鼎無簋,是周代常制」。但儒家典籍反應的主要是兩周之際的理想規定,不能代表西周古禮或實際運用的情形,考古發掘中經常有不與此對應的情況。

青銅食器·簠(fǔ)

青銅食器·簠·形制

簠的器形特點是:覆斗狀,橫截面為長方形,大口;有足,通常為帶缺口的矩形圈足;短邊上通常有環耳或半環耳;有蓋,器、蓋通常同形,可以扣合。腹壁有兩種形制,一種斜直,一種內折下收。
周象首紋簠,首都博物館藏。腹壁斜直
周象首紋簠,首都博物館藏。腹壁斜直

青銅食器·簠·历史

已知年代最早的簠出現在西周早期的王畿附近(今陝西寶雞一帶),由青銅簋、尤其是方座簋派生而來,也是西周文化重食(相對不重酒)文化的產物。西周中期,簋仍占據盛穀食器的主流,又出現了新興的盨,再加上周穆王修典,簠的發展空間受到擠壓。直到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青銅簠才迎來大發展。隨著青銅敦、青銅盒興起,以及青銅方蓋豆地位提升,青銅簠開始衰落,在秦統一六國後終於消亡。
簠的產生與西周早期的方座簋有關。

青銅食器·盨(xǔ)

青銅食器·盨·形制

盨的器形特點是:通體作圓角長方形;有蓋,蓋上有四個矩尺形或環形的鈕,或有圈足形捉手,蓋可以倒置;有圈足或四足。一般根據耳的造型,將盨分為兩類,一類為附耳,一類為作獸首狀的半環形耳。
白鮮盨,出土於陝西岐山,美國明尼阿波利斯美術館藏
白鮮盨,出土於陝西岐山,美國明尼阿波利斯美術館藏
河南博物院藏虢季盨,蓋上四矩尺形鈕,獸首狀半環形耳,圈足、中有缺口
河南博物院藏虢季盨,蓋上四矩尺形鈕,獸首狀半環形耳,圈足、中有缺口
上海博物館藏晉侯對盨,蓋上四環形鈕,附耳,四足作人形
上海博物館藏晉侯對盨,蓋上四環形鈕,附耳,四足作人形

青銅食器·盨·功用

青銅盨不見載於先秦典籍。部分盨在銘文中自名為「簋」或「盨簋」,金文「盨」字有從「米」的寫法,一些墓葬中盨取代簋與鼎相配,所以盨的功能應與簋相似,是用來盛放穀物飯食的盛食器。
在禮器組合中,盨可以取代簋,跟鼎相配,也可以與簋同出,在鼎、簋組合的基礎上,提升食器的整體檔次,彰顯物主身份。

青銅食器·盨·歷史

盨最早出現於西周中期,是周人重食(而不重酒)文化的產物。西周晚期是青銅盨的興盛期,數量眾多,型式豐富。進入春秋時期後,盨急劇衰落,銷聲匿跡。
關於盨的來源,學者有不同看法,一些認為發源於簋,一些認為發源於方鼎。
盨主要流行於岐周、宗周、成周三都王畿地區,以及周邊的晉、應等諸侯國的統治中心地區,且只在地位較高的貴族中使用。

青銅食器·敦(duì)

💡
敦(鐓(duì)的訛字)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食器兼禮器,是繼簋之後用來盛放飯食的主流青銅器。敦的形制多樣,其共同點為半球形圓腹、環耳、有蓋,典型樣貌則為器身和器蓋對稱,各三足、兩環耳,相合呈球形。

青銅食器·敦·形制

陳芳妹將敦的基本形制歸結為:半球形圓腹,環耳,有蓋。再根據足形、蓋形和蓋器比例,分為平底敦、盞式敦、對稱敦。(陳芳妹. 盆、敦與簋:論春秋早、中期间青銅粢盛器的轉變. 故宮學術季刊. 1985, (3): 63-118.)
  • 平底敦
    • 平底敦 齊侯敦,大都會博物館藏
      平底敦 齊侯敦,大都會博物館藏
      器形較扁,腹壁圓曲,蓋頂、器底皆平,橫截面作圓形。
      徐中舒認為此即鄭玄注《儀禮》時所說的「廢敦」。[彭裕商認為此類器物屬盆,銘文自稱「敦」為山東說法。
       
  • 盞式敦
    • 盞式敦 楚王酓審盞盂,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盞式敦 楚王酓審盞盂,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器蓋相合後成扁橢球形,器大於蓋,三足。
      陳芳妹認為,盞屬於敦的一種類型,並將其稱為盞式敦。彭裕商認為此類器物是盞,銘文自稱「敦」為山東說法。
       
  • 對稱敦
    • 對稱敦 山東博物館藏
      對稱敦 山東博物館藏
      對稱敦 上海博物館藏
      對稱敦 上海博物館藏
      對稱敦又可分為兩種。
      第一種,器蓋相合後成圓球形或橢球形;器、蓋體積相同或相近,各占一半,以子母口扣合;器身有三足、二環耳,足為蹄足、環足或帶環的扁足;蓋與器一般對稱、同形,蓋上三鈕對器上三足,蓋上二環耳對器上二環耳;也有可能不完全對稱,器上三蹄足、蓋上數個均勻分布的環鈕,或蓋上無耳。
      第二種,器蓋相合後,底部和頂部成圓形,側壁接近垂直,合口處內凹,橫截面作圓形;器、蓋對稱、同形,以子母口扣合,三足或圈足,二環耳。
  • 卵形敦
    • 卵形敦 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藏
      卵形敦 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藏
       
      器蓋相合後成卵形,器身占總體四分之三以上,蓋較小,三足。
       

青銅食器·敦·功用

敦的主要功能是盛放糧食類食物。經典文獻中記載,用敦來盛放黃米、小米等食物。器物自身銘文上也有類似說法,如河南南陽市博物館藏「宋右師延」敦,銘文中自稱盛放穀物飯食的「齍(zī,盛黍稷的祭器。)𥺟器」。在大多數出土敦的墓葬中,都沒有出現簋,鼎、敦組合取代了鼎、簋組合,亦說明敦的作用與簋一致。

青銅食器·豆

豆是中國先秦時期的食器和禮器。大汶口遺址已有陶豆出土,流行春秋戰國時期,開始時用於盛放黍、稷等穀物,後用於盛放醃菜、肉醬等調味品。

青銅食器·豆·形態

春秋晚期的鑲嵌狩獵紋豆,藏於上海博物館
春秋晚期的鑲嵌狩獵紋豆,藏於上海博物館
豆形似高足盤,上部圓盤形,有柄,圈足。商朝、西周時豆多腹淺,柄粗,沒有耳、蓋。春秋戰國時豆的形狀多樣化,上有蓋,出現方形豆,盤有淺、深之分,柄有長、短之別,還有附耳、環耳等各種形狀。
  • Twikoo